虽是初秋,湖北省通城县内冲瑶族村景点游客频频打卡。
“得益于绿水青山,我村刚被评上‘国家森林乡村’,又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,村民坐亨绿色‘红利’。”8月26日,大坪乡内冲瑶族村村支书胡金文望着翠绿的药姑山信心满满。
“药姑山百草全,只缺甘草和黄连”,通城县大坪乡境内的药姑山素有天然药库美誉。
近年来,该县注重发挥绿色生态优势,利用得天独厚的林下种植药材,在药姑林场建立中药材研究所,在林下发展药材种植,新开垦中药材示范基地,标准化野生中药材驯化大棚,先后培育、驯化了黄精、白芨、重楼、石斛等优质药苗2万余株,林下种植黄精,白芨,芍药等名贵药材2000亩。这个县引进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、新三汇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、兴林林业等主体,采取股份合作制方式建设药姑山万亩油茶带。
经过几年发展,如今,药姑山上的药材和油茶基地成为绿色海洋,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产出率,药姑林场生态环境优美,空气中负氧离子高,经常有周边三省六县市游客过来游玩。
药商也看中了药姑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,从前年开始到林场建竹酒基地,解决了林场上万亩楠竹滞销的问题,还带动周边农户林下种酒致富,楠竹仙酒已经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,通过线上线下销售,年产值近千万元。
药姑山林场职工利用闲置房屋,办起了生态农庄。
看到家乡巨变,一直在外创业的内冲瑶族村青年党员胡有志,抓住了家乡旅游开发的机会,在自家屋基上开起了一家“瑶媳妇”饭店。妻子刘英巧用古瑶文化名片,着一身瑶装,每天通过短视频、帮助乡亲们在网上直播销售农产品,成为网红,带来人气财气,也实现了共同致富,全村农家乐发展到20多家,民宿50余家。
作者:刘建平 李浩